top of page
实验室动态
2023年2月 实验室开展新学期安全教育及消防器材应急使用培训
图片1.jpg
       为进一步推进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提升师生实验安全员责任意识和基本技能,实验室开展2023年新学期安全教育及消防器材应急使用培训活动。实验室全体师生参与培训。
       在安全教育培训环节,马老师结合实验室中实验流程,向大家强调了安全操作规范,针对常见的消防安全、特殊气体及设备使用、废液储存及处理、激光使用安全和实验室应急方案等方面进行了详细讲解,提醒全体学生在新学期实验环节要加强安全意识,及时排除各类安全隐患。
      在消防器材应急使用培训环节,博士生李青向大家展示如何使用消防灭火器,并安排每位同学实际动手操作,使每位学生掌握消防器材使用流程,加强处理应急情况的动手能力。
      实验室的安全关系到科研人员人身安全以及实验的财产安全,实验室将定期开展安全相关培训,落实实验室安全管理长效机制,加强每位师生的实验安全意识,营造安全有序的实验室氛围。
2023安全培训
2022年12月 王宇教授获聘中国内燃机学会第九届理事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委员
王宇-分会任职证书.jpg
       2022年12月17日,中国内燃机学会青年工作者委员会在上海成立。中国内燃机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是中国内燃机学会贯彻落实中央人才工作会议精神,根据开展与青年相关的业务活动的需要而设立的工作机构,旨在为广大青年学者搭建平台,推动互动交流及应用合作,促进专业发展和学术规范。
​       先进燃烧实验室王宇教授获聘中国内燃机学会第九届理事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委员,聘期五年。
WY-内燃机学会
2022年12月 全球首块零碳氨燃料烧制的绿色瓷砖在佛山成功出炉
       2022年12月23日,佛山仙湖实验室举行氢氨融合零碳燃烧技术重大成果新闻发布会。会上宣布,“先进零碳燃烧技术联合创新研发中心”于2022年12月18日在广东佛山成功研发出全球首块零碳氨燃料烧制的绿色瓷砖,标志着我国建筑陶瓷行业向碳中和目标迈出了历史性的一步。
       “先进零碳燃烧技术联合创新研发中心”由佛山仙湖实验室、佛山欧神诺陶瓷有限公司和佛山市德力泰科技有限公司于2021年12月27日联合成立,佛山仙湖实验室战略科学家程一兵院士担任中心主任。中心瞄准陶瓷窑炉零碳燃烧颠覆性关键技术,旨在为我国陶瓷工业实现“双碳”达标探索新的方向,并着眼于将“先进零碳燃烧技术”推广至其他高温制造行业。
       研发团队在燃烧器研发与燃烧模拟计算、面向复杂恶劣环境的激光传感技术研发,污染物气体传感器研制,高温工业窑炉试验测量等多方面深度开展零碳氨燃料清洁燃烧项目基础和应用研究。研制了基于分级燃烧的低污染纯氨燃烧技术,高通量来流稳定点火和稳燃技术,和中试窑炉系统核心设备关键调试和运行技术,实现了大功率燃烧器的纯氨稳定点火燃烧,低污染物(NOx, NH3)排放和中试窑炉的稳定运行;研制了基于光纤传感和调制光谱技术融合的氨泄露检测技术和高温高湿复杂恶劣环境的痕量氨逃逸检测技术,实现了氨燃料管道输运和燃烧过程的安全监测。团队博士生周吉伟负责燃烧器设计和测试,以及项目全过程的窑炉试验,硕士生王伟负责痕量氨传感器研发和现场应用。
零碳燃烧1223.png
       经过近一年的技术攻关,“联合研发中心”成功设计并开发出新型纯氨和天然气混氨工业燃烧器及配套技术,在德力泰的工业实验炉实现了稳定点火、掺氨和纯氨稳定燃烧,并有效地将氮氧化物排放控制在国家规定的标准以内。团队在开发零碳燃烧技术的同时,还建立了一整套适用于氨燃料陶瓷窑炉的安全使用制度以及应急管理措施,包括使用操作规程、氨气存放、输送等关键环节。在此基础上,团队成功地完成了对欧神诺陶瓷公司一条30米长的辊道窑炉的改造,将此窑炉以天然气为燃料改造成以纯氨和天然气混氨为燃料。团队同时研发了适用于纯氨燃烧的液氨气化及供给精确控制系统,烟气残余氨在线监测系统,联合广东安清科技有限公司开发了高效液氨SCR脱销系统等成套技术及装备。
       2022年12月18日,“建筑陶瓷工业窑炉氨燃烧(零碳燃料)技术”项目正式在佛山欧神诺陶瓷有限公司进行示范试产。经项目改造的中试窑炉使用100%氨气燃料经窑炉冷态点火升温,现场调控温度/气氛/压力等烧成制度后,正式进窑烧砖并成功下线全球首块零碳氨燃料烧制的绿色瓷砖。
纯氨燃烧窑炉烟气由具有相关资质的第三方现场采样检测,烟气污染物(氮氧化物、二氧化硫及颗粒物等)均低于国家标准限值。下线的750x750mm规格的抛釉砖,瓷坯断面无黑心、色差等现象,图案发色正常,吸水率0.01%,强度41.6MPa,均高于瓷质砖国家标准要求。
      目前武汉理工大学先进燃烧实验室与先进零碳燃烧技术联合创新研发中心紧密合作,正在与多家陶瓷和金属加工行业头部企业积极洽谈有关“零碳燃烧技术”合作事宜。该技术的进一步推广,将产生重大的社会效应,为广东及全国高温制造业实现“双碳”达标做出重大贡献。


​       附国内部分媒体报道链接:人民日报新华网中国科技网南方日报生态中国网
零碳燃烧瓷砖发布
2022年12月 马柳昊副研究员获评湖北省“CT学子”人才计划
CT学子-MLH.jpg
       近日武汉理工大学公布2022年度湖北省有关人才评选结果,武汉理工大学汽车工程学院先进燃烧实验室马柳昊博士位列其中,成功入选“CT学者计划”CT学子人才项目。
      “CT学者计划”是由湖北省发起,为大力实施人才强省战略,加强湖北省高校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吸引、遴选和造就一批具有国际、国内领先水平的学科、专业带头人,形成一批优秀创新团队,教育厅决定实施“楚天学者计划”,支持高校聘任CT学者。
CT学子
2022年12月   马柳昊副研究员参加2022年ABBS-生物制氢和生物过程国际会议
马老师ABSS会议
       2022年12月,由低品位能源利用技术及系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重庆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及工程热物理研究所、亚洲生物制氢联盟和国际氢能协会联合主办的ABBS-生物制氢和生物过程国际会议在线上召开。会议旨在为参会者提供一个跨学科平台,以展示和讨论在生物制氢、生物能源和生物过程领域中最前沿的创新方向和发展趋势,并关注和探究在这些领域中遇到的实际挑战和应对的方案等关键问题。
     实验室马柳昊副研究员参会并做题为‘Development of a trace ammonia sensor with large dynamic range using laser absorption spectroscopy’的报告,向与会人员分享了氨气痕量光学检测技术研究进展及在工业界的实际应用,并荣获会议‘Best Paper Award’。
ABBS会议
2022年10月   实验室开展10月份安全培训暨实验室新生入学安全教育
安全培训202210.png
      为进一步加强实验室安全管理,提升实验人员安全意识和防范能力,实验室开展10月份安全培训暨新生入学安全教育。实验室全体学生通过线上会议、线下学习的方式参与培训,培训由马柳昊副研究员主持。
       此次培训,马老师结合典型的实验室安全事故案例分析,强调了实验室安全培训和完善安全管理制度的必要性;针对常见的消防安全、特殊气体及设备使用、废液储存及处理、激光使用安全和实验室应急方案等方面进行了详细讲解,全体与会学生受益匪浅。
       马老师指出,安全无小事,实验室将定期开展安全自查、互查、巡查,确保安全隐患问题能及时发现、及时整改,切实保障实验室的安全“底线”。
安全培训
2022年10月   实验室毕业生徐磊博士获评中国内燃机学会优秀博士论文提名
徐磊优秀博士论文
       2022年10月,实验室20届毕业博士徐磊的学位论文《氢气及醇类燃料掺混对扩散火焰碳烟生成的影响研究》获评中国内燃机学会2022年度优秀博士论文提名论文。
      徐磊博士读博期间在《Combustion and Flame》、《Renewable and Sustainable Energy Reviews》、《Fuel》等顶级期刊发表论文10篇,获评博士国家奖学金,目前任职南京理工大学新能源学院讲师。
徐磊优秀博士论文提名
2022年10月   江鹏荣获武汉理工大学2022年优秀硕士学位论文
江鹏优秀毕业论文.png
       2022年10月,实验室2022届毕业生江鹏的毕业论文-《对冲火焰碳烟生成的多参数实验及数值模拟研究》获评武汉理工大学优秀硕士学位论文。
       江鹏读研期间以第一作者在燃烧领域顶级期刊《Combustion and Flame》发表题为《An experimental multiparameter investigation on the thermochemical structures of benchmark ethylene and propane counterflow diffusion flames and implications to their numerical modeling》论文一篇,目前在香港理工大学建筑环境和能源工程系攻读博士学位。
江鹏优秀毕业论文
2022年9月   LAC喜迎10位新同学
2022新生
      金秋九月,先进燃烧实验室迎来10位新成员:22级博士生孙博闻,22级硕士生:井磊,李锦涛,陆盛曜,王昊,王玮,魏雨静,吴小广,许凌波,张桁。
      入校首日,新生集体参观了先进燃烧实验室,详细了解了实验室研究方向、仪器设备及研究成果等信息,对即将开始的科研生活有了清晰的认识。近期,实验室还将继续开展新生入学教育讲座、实验室安全培训等活动,帮助新生尽早融入集体,及时确立学习目标,顺利开展科研工作。
       实验室全体师生热烈欢迎10位新同学加入LAC大家庭!
2022新生
2022年7月   欢迎仙湖实验室于洲博士
于洲.jpg
       于洲博士于2022年7月正式入职仙湖实验室,于博士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是新加坡国立大学博士后研究员。主要从事湍流燃烧、爆轰爆震、氢氨能源、多相流燃烧等相关方向的高精度数值模拟及理论研究,在相关领域发表SCI论文8篇,参与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及军工预研项目。
       先进燃烧实验室全体师生热烈欢迎于博士!
欢迎于洲博士
仙湖实验室招聘湍流燃烧模拟研究人员(closed)

      佛山仙湖实验室是先进能源科学与技术广东省实验室佛山分中心,是广东省重点建设的省级实验室平台,为依照章程独立运行和管理的佛山市属事业单位,目前实验室正积极创建氢能与氨氢融合新能源技术国家能源重点实验室。

  实验室坚持立足佛山、辐射广东、面向全国、放眼世界,聚焦氨氢融合及燃料电池等新能源新材料技术,致力于打造国家零碳新能源与新材料领域的技术研发中心、技术转移与辐射中心、高端人才汇集与国际交流中心、支撑和服务于大湾区经济高质量发展。通过十年规划与建设,实验室争取在零碳能源重大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颠覆性技术创新上有所突破,成为面向全球吸引和汇聚高端人才的集结地、零碳核心技术与新材料的发源地和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战略性新型研发机构。

      因科研需要,现诚聘科研人员,欢迎海内外青年学者加盟!

一、 研究方向

      湍流燃烧及污染物生成CFD模拟

二、 招聘要求

      1. 年龄一般不超过35周岁,已获得相关专业博士学位;

      2. 掌握湍流燃烧及燃烧CFD模拟专业知识(LES/DNS),在领域内国际主流期刊如Combustion and Flame, Proceedings of the Combustion Institute, Journal of Computational Physics等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发表过湍流燃烧相关高水平学术论文;

      3.热爱科研工作,具有良好的钻研精神、创新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三、 岗位职责

      1. 参与燃烧实验室相关科研项目;

      2. 完成实验室安排的其它工作。

四、 岗位待遇

      1. 年薪参照仙湖实验室相关规定执行,具体额度由申请人相关科研资历确定。 研究人员薪酬由基本工资、津贴补贴、绩效工资及专项奖励组成,研究员年薪59万+至75万+,副研究员42万+至50万+,助理研究员30万+至37万+。按照佛山市缴费比例上限缴纳社会保险、住房公积金及企业年金;

      2. 根据佛山市及南海区人才引进政策,实验室引进人才可根据《佛山市新引进博士博士后、进站博士后和新建博士后载体扶持工作实施细则》、《佛山市南海区人才分类认定暂行办法》及《佛山市南海区人才安居暂行办法》享受相应安家补贴或租房补贴等人才政策;全球前100名高校博士学位获得者人才补贴一般在200万元以上(具体参考相关引进政策)

      3. 提供必要的办公、科研与实验条件。

五、 应聘方式

      1. 有意者请将详细的个人简历,包括教育背景、工作经历、成果情况及联系方式发送至联系人邮箱,邮件标题注明“本人姓名+毕业院校”;

      2. 通过电话或者电子邮件沟通后,邀请应聘者面谈。

六、联系人

      王宇 yu.wang(at)whut.edu.cn 

仙湖湍流招聘
2022年5月   祝贺周梦祥博士顺利通过博士论文答辩
周梦祥毕业答辩 .jpg
       2022年5月9日先进燃烧实验室2018级博士生周梦祥的博士论文答辩会在汽车学院B405举行,周梦祥博士的论文答辩题目为“基于对冲扩散火焰多场测量的碳烟生成机理研究”。本次答辩委员会成员有华中科技大学成晓北教授(答辩主席),武汉科技大学张光德教授,武汉理工大学杜常清教授,武汉理工大学陈胜教授,武汉理工大学汪怡平教授。
      周梦祥博士是颜伏伍教授和王宇教授指导的博士生。读博期间,基于对冲扩散火焰建立了PIV速度场测量平台、TDLAS温度场测量平台、GC中间产物测量平台和消光法碳烟体积分数测量平台等多场测量平台。通过上述平台多场协同测量,为碳烟生成机理的验证及优化提供有效的实验数据,有助于更深入的理解碳烟生成过程,为减少碳烟排放提供重要的理论支撑。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周梦祥博士以学生第一作者在 Fuel, Experimental Thermal and Fluid Science 等期刊上发表SCI论文3篇,会议论文2篇,合作论文10篇,荣获博士卓越奖学金,出色完成了博士阶段的科研任务。LAC全体师生祝愿周梦祥博士在今后的工作、生活中诸事顺利,再创佳绩!
周梦祥毕业答辩
2022年3月   欢迎仙湖实验室朱旭仁博士、杜建国博士
图片2.png
      杜建国博士于2022年4月正式入职仙湖实验室,朱旭仁博士将于2022年8月回国入职。
      杜博士主要从事内燃机相关燃油雾化、蒸发、流动混合及燃烧过程的光学诊断。在相关领域发表SCI论文13篇(第一作者11篇)担任《Applied Thermal Engineering》、《Fuel》、《Combustion and Flame》等杂志审稿人,参与多项KAUST校企(阿尔斯通,沙特电厂,沙特阿美石油公司)大型合作项目     
      朱博士从事面向燃气轮机、工业窑炉应用的氨氢等碳中和燃料燃烧、脉冲增益发动机燃烧、燃烧的数值模拟、火焰化学发光特性、浮升力作用下火焰特性等方向研究。在相关领域发表SCI论文9篇。目前是国际燃烧学会沙特分会会员和多个权威燃烧学期刊审稿人。曾担任第一届Cardiff-KAUST-Tohoku Young Researchers in Ammonia Energy学术论坛主办人兼分会场主席。

      先进燃烧实验室全体师生热烈欢迎杜博士、朱博士!​
欢迎朱博士、杜博士
2022年1月   欢迎申祖国博士加入先进燃烧实验室!
图片2.jpg
       2022年1月,申祖国博士加入先进燃烧实验室 。申博士主要研究相变材料蓄热、温差发电、燃料电池水热管理、太阳能热利用等领域的能量转换及流动、传热传质问题。在相关领域发表SCI论文25篇。长期担任《Energy Conversion and Management》、《Energy》、《Applied Energy》、《Experimental Thermal and Fluid Science》等期刊审稿人。曾获《Energy Conversion and Management》的Outstanding Reviewer。
      先进燃烧实验室全体师生对申祖国博士的加入表示热烈的欢迎!​
欢迎申老师
2022年1月   先进燃烧实验室马柳昊博士入选2021年度“武汉英才计划”-优秀青年人才项目
微信图片_20220329205731.jpg
      近日公布2021年度“武汉英才计划”(原“黄鹤英才计划”)的评选结果,武汉理工大学汽车工程学院先进燃烧实验室马柳昊博士位列其中,成功入选“武汉英才计划”优秀青年人才项目。
      “武汉英才计划”为湖北省武汉市最高层次人才计划,旨在深入实施人才强市战略,统筹推进各类人才队伍建设,引进集聚一大批具有国际水平的战略科技人才、产业领军人才和优秀青年人才,营造有利于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的良好环境,增强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的引领作用。
武汉英才
2021年12月   先进燃烧实验室20届毕业生徐磊博士、在读博士生张际洲参加2021年APC联合学术年会
APC会议.png
      2021年APC联合学术年会于12月5日至7日在江苏省南京市召开。本届联合学术年会突出“双碳目标驱动下的车用动力技术”的主题,聚焦发动机领域多个关键技术的研讨、交流。
      先进燃烧实验室20届毕业生-南京理工大学青年教师徐磊博士联合实验室王宇教授做题为“碳中性燃料掺混燃烧的碳烟生成特性”的大会主题报告。实验室在读博士生张际洲与会分享了自己在代用燃料方向的最新研究心得“正丁醇/柴油喷雾燃烧排放特性及氧浓度的影响”,并获得大会优秀论文奖。
      通过APC会议交流,拓展了实验室在碳中性燃料领域的研究思路,加强了与兄弟院校的合作交流,为后期致力于“碳中性燃料车用化研究” 奠定基础。
张际洲参会
2021年9月   先进燃烧实验室迎来7位新同学
新生合影.jpg
      2021年9月11日,先进燃烧实验室喜迎来自“赣、黔、鄂、豫、鲁”的7位研究生新生:
      博士研究生:李青(左1)
      硕士研究生:田波(左2) 王钱磊(左3) 胡炜凡(左4)周晨(右3) 胡雄豹(右2) 纪飞宇(右1)
      先进燃烧实验室全体师生对新同学的加入表示热烈的欢迎!
2021迎新
2021年8月   王宇教授获得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重点类项目-杰出青年项目资助
湖北杰青.png
      2021年8月30日,湖北省科学技术厅公布了2021年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拟立项项目清单,实验室王宇教授申请的项目《碳中性氨气燃料掺混燃烧及碳烟生成机理》获得重点类项目-杰出青年基金项目资助。
      实验室在杰出青年基金的支持下,致力于优化验证氨气相关反应机理,为推进氨气在内燃机中的实际应用提供关键理论和技术支撑。
湖北杰青
2021年8月   王宇教授指导学生毕设获评全国能源动力类专业优秀本科毕业论文
图片1.jpg
       2021年8月28日,教育部高等学校能源动力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办的首届全国能源动力类专业优秀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在线展示交流活动在山东大学落下帷幕。本届全国能源动力类专业优秀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展示交流活动全国共有83所高校参赛。通过毕设征集、专家函评、专家会评等环节,最终确定推荐102项全国优秀毕业论文(设计)作品。
       先进燃烧实验室王宇教授指导的学生朱效宏的毕设论文《国六天然气掺氢发动机燃烧实验数据分析》入选全国能源动力类专业优秀本科毕业论文(设计)。该论文同时获评“2021届武汉理工大学优秀学士学位论文”。论文作者朱效宏已保送至清华大学攻读硕士研究生。
优秀本科毕设
2021年8月   马柳昊博士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资助
马老师-国自然.png
      2021年8月18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发布《关于2021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集中接收申请项目评审结果的通告》,实验室马柳昊博士申请的项目《基于跨谱带激光吸收诱导色散光谱技术的燃烧诊断方法研究》(批准号:52106221)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资助。
      马柳昊博士主要从事面向高温燃烧流场和动力系统排放诊断的新型激光光谱技术开发和传感器设计研究。此次基金项目的开展将有助于实验室深入研究先进激光光谱基础理论,并进一步拓展先进激光光谱技术的应用领域。
国自然
2021年7月   马柳昊博士应邀在第五届激光光谱会议做学术报告
图片3.jpg
      2021年7月19日-22日,第五届全国激光光谱技术学术论坛在大连国际金融会议中心召开。论坛云集国内激光光谱领域的优秀学者,共同探讨激光光谱技术最新研究进展以及在能源、环境、工业生产、医疗卫生和国防航天等领域的创新应用。旨在促进国内激光光谱技术的应用研究和发展,加强学者们之间的学术交流与合作。 
      实验室马柳昊博士应邀做题为“面向多样热化学结构标准火焰高精度温度测量的激光吸收光谱技术研究”的学术报告。向参会学者详细展示了实验室应用激光吸收光谱技术实现火焰高精度温度测量的研究进展。在读硕士生温大新共同参会。
      通过与会分享与交流,进一步加强了实验室对外交流合作,拓宽了激光吸收光谱技术在多领域应用的新思路。为后期深入开发光学诊断方法,丰富实验室研究方向,提升实验室对外影响力奠定坚实基础。
第5届激光光谱会议
2021年5月   王宇教授、马柳昊博士在第六届青年燃烧会议做大会报告、专题报告
青年燃烧会议.jpg
      2021年5月21日至5月23日,第六届全国青年燃烧学术会议在杭州之江饭店召开。会议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工程与材料学部工程科学一处和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燃烧学分会共同主办,由浙江大学能源清洁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浙江大学能源工程学院、浙江大学航空航天学院、浙江省工程热物理学会和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燃烧学分会青年工作委员会联合承办。来自全国124所高校及科研单位的600余名青年教师和科研人员代表参加了本次会议。
       实验室王宇教授作为特邀报告人做题为“层流含碳烟火焰的实验测量和数值模拟”的大会特邀报告。马柳昊博士做题为“基于跨谱带吸收光谱技术的高温诊断方法研究”的专题报告。通过与会分享与交流,加强了实验室对外合作互动,为实验室在燃烧学科多个分支创新发展及后期研究动向提供新的思路。
动态3
2021年4月   同济大学汽车学院蔡黎明教授来访先进燃烧实验室,并做学术报告
蔡黎明.png
      应王宇教授邀请,同济大学汽车学院蔡黎明教授来访先进燃烧实验室,并做题为“碳中性燃料的智能设计和自动建模研究”的学术报告,实验室全体师生现场聆听报告。
      蔡教授向参会人员展示了课题组一系列面向先进燃烧模式的碳中性燃料选择和设计工作,并着重讲解了运用人工智能方法实现辛烷值和火焰传播速度等宏观参数的预测效果以及课题组全新开发的高度自动化的燃烧反应动力学建模方法,此外蔡教授还向大家分享了此项研究在工业界的应用实例。现场师生反响热烈,积极与蔡教授沟通交流。
      会后,蔡黎明教授参观先进燃烧实验室,王宇教授向蔡教授详细介绍了先进燃烧实验室的现有设备、研究动态及未来发展方向。蔡教授此次来访交流,为实验室研究不同燃料燃烧机理提供了的新的思路,加强了实验室对外交流,为后期科研项目合作奠定基础。
同济蔡黎明
2021年4月   王宇教授和马柳昊博士应邀到重庆大学低品位能源利用技术及系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访问交流  
图片1.png
       应重庆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吴君军副教授邀请,王宇教授和马柳昊博士到访重庆大学低品位能源利用技术及系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吴君军副教授详细介绍了实验室情况及目前开展的化石低品位燃料清洁高效利用技术、可再生低品位能源高效转换模式等内容。王宇教授和马柳昊博士向吴君军副教授详细介绍了先进燃烧实验室运行近况,并就清洁燃烧、燃烧诊断等方面内容与吴君军副教授进行详细沟通。本次访问交流加强了实验室与外部科研院所的交流合作,为后期实验室优化运行及联合开展科研项目工作奠定基础。
重大交流
2021年4月   博士生张际洲参加第二届世界内燃机大会,并交流近期科研成果
内燃机大会.png
       第二届世界内燃机大会于2021年4月21日至24日在中国济南市召开。本届大会由中国内燃机学会主办,以“绿色 高效 智能 可靠”为主题,是一次世界各国家、地区和组织共同参与的内燃机行业综合技术交流盛会 。
​       实验室在读博士生张际洲参会,并展示了自己近期的研究成果“An experimental and numerical study on soot form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butanol isomers in counterflow non-premixed flames”。通过会议的学习、交流,了解到相关领域最新的研究动向,拓展了后期研究思路。
      
张际洲参会内燃机
2021年4月   王宇教授和马柳昊博士赴香港理工大学深圳研究院光子研究中心交流访问
IMG_4328.jpg
      王宇教授和马柳昊博士赴香港理工大学深圳研究院光子研究中心交流学习,与姜寿林博士就光学传感实验室建设和基于新型光谱技术的气体传感方法展开讨论,为下一步车用传感器的光子集成和现场测试做好准备工作。
2021年4月   王宇教授和马柳昊博士应邀到深圳国际创新谷总部访问交流
微信图片_20210419224915.jpg
      王宇教授和马柳昊博士应唯锐科技邀请,访问深圳国际创新谷总部。王宇教授详细介绍了武汉理工大学汽车工程学院的基本情况和实验室在燃烧诊断和污染物检测方向的研究进展,马柳昊博士围绕国VI排放标准和“碳中和”背景下气体传感器设计与唯锐科技张观凤董事长,刘东总经理和易振明总工进行了充分的沟通交流,并就未来在移动源排放检测仪器和遥测设备研制和应用方面的深度合作进行了研讨和规划。
      经过此次交流,对于提升实验室科研成果转化率、拓展实验室对外合作机遇等方面有重要推动作用。
2021年4月   王宇教授和马柳昊博士访问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研究院,并参观精密气体传感实验室
深圳研究院.jpg
      王宇教授和马柳昊博士访问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研究院,参观任伟教授团队的精密气体传感实验室。实验室在读博士生杨敏介绍了近期实验室主研的超灵敏光谱技术与光学传感器设计方法。王宇教授和马柳昊博士就该项技术在汽车工程领域的应用优势及实验室建设举措等方面与实验室科研人员进行了深入交流。
      此次交流访问,在实验室对外合作渠道及建设健全管理模式等方面具有积极影响。
2021年4月   王宇教授和马柳昊博士应邀访问前海深港青年梦工场孵化基地
微信图片_20210419224951.jpg
       应香港朗思科技CEO许可博士邀请,王宇教授和马柳昊博士访问前海深港青年梦工场孵化基地。许可博士围绕公司近期研发的高精度烟气脱硝氨氮在线监测系统和楼宇通风示踪气体检测传感器作了简要介绍,并就现阶段粤港澳大湾区对科技成果转化政策作了简要解读。
       王宇教授和马柳昊博士就技术开发与应用拓展及学生实习实践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沟通。本次访问交流对加深了对科技公司的了解,对未来的项目合作具有重要推动作用。
2021年4月   马柳昊博士应邀赴中国科学院长春光机所应用光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进行技术交流
长春.jpg
      马柳昊博士应邀到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应用光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进行技术交流,交流会上马柳昊博士介绍了本单位在光学传感的发展现状和技术优势,详细介绍了基于红外激光吸收与色散光谱技术的新型燃烧诊断方法和应用。
      会后马柳昊博士参观了王强研究员痕量气体传感实验室和吕金光研究员傅里叶红光光谱实验室,并与实验室科研人员针对天然气车排放HC化合物的检测技术和受限空间高温高压环境诊断方法进行了充分的讨论。此次交流活动为移动源多组分污染物排放检测项目起到积极推动,也为下一步技术合作打下坚实基础。
2019年5月  王宇教授以第一作者及通讯作者身份在国际顶级刊物
《Progress in Energy and Combustion Science》发表综述论文
碳烟封面.png
      王宇教授以第一作者及通讯作者身份在国际顶级刊物《Progress in Energy and Combustion Science》(影响因子26.467)上发表题为《Soot formation in laminar counterflow flame》的长篇综述论文,系统阐述了碳氢燃料在燃烧过程中产生碳烟颗粒的物理化学机制,分析了层流火焰中燃料种类、燃料添加剂、燃烧温度、压力及流场对碳烟生成氧化的影响机理,并对未来碳烟相关研究的重点方向进行了展望。 论文合作通讯作者为沙特KAUST燃烧中心创始主任、韩国工程院院士Suk Ho Chung教授。论文链接:https://doi.org/10.1016/j.pecs.2019.05.003
2018年10月   王宇教授应邀到中科院广州能源研究所访问交流,并做学术报告
中广研究所.png
       应中国科学院可再生能源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青年创新促进会邀请,王宇教授到访中科院广州能源研究所,与燃烧与热流研究室主任汪小憨研究员和李星副研究员开展关于层流火焰测量和碳烟生成机理方向的学术交流,并做题为“Soot Formation in Laminar Counter-flow Diffusion Flames: Non-monotonic Behaviors”学术报告。
2018年1月   王宇教授应邀到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校区)交流访问,并做学术讲座
哈工大深圳研究院.jpg
       应哈尔滨工业大学机电工程与自动化学院周磊副教授的邀请,实验室成员王宇教授赴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校区)交流访问,参观燃烧实验室,并做学术讲座。
bottom of page